logo
nav
close
logo

2025报税教学|所得税申报懒人包:手机报税5步骤、节税扣除额全攻略

最近更新: 2025/10/29  |  CashbackIsland

taiwan tax filing guide 2025

报税前要准备什么?文件与资料一次看

俗话说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报税也是一样的道理,事前准备做得好,申报过程没烦恼。别等到最后一刻才手忙脚乱,预先把以下文件备妥,你就能好整以暇地完成这项年度任务。让我们来逐一盘点:

💡 温馨提醒: 现在许多资料都能通过凭证在申报系统中自动载入,但自己手边有一份实体或电子单据,不仅方便核对,也能避免遗漏任何可以节税的项目喔!

 

身份证明文件

这是验证你身份的钥匙,也是登录报税系统的第一关。以下几种是目前主流的验证方式,至少要准备其中一种:

  • 身份证: 搭配户号,是“户号+查询码”验证方式的必备文件。
  • 自然人凭证: 功能最强大,可读取最完整的个人资料,但需要搭配读卡机使用。
  • 已注册的健保卡: 同样需要搭配读卡机,是另一个方便的实体卡验证选项。
  • 行动电话认证: 仅限本国纳税义务人,且手机门号需为本人申办的月租型方案。
  • 行动自然人凭证(TW FidO): 无需读卡机,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验证,越来越普及。

 

所得证明文件

虽然大部分的所得资料,国税局都已经帮我们汇整好了,但仍建议你核对一下,确保万无一失。特别是来自不同来源的收入,更要仔细检查。

  • 扣缴凭单: 这是最常见的,记录了你的薪资、奖金等收入。
  • 股利凭单: 如果你有投资股票,这张单据会详列你的股利收入。
  • 执行业务所得证明: 针对接案、顾问等非固定薪资的收入。
  • 其他来源所得: 例如租金收入、稿费、利息收入等相关证明。

 

可列举扣除额的证明单据

这部分是节税的关键!平常就要养成搜集保存的好习惯。这些单据能让你从“标准扣除额”改为采“列举扣除额”,省下更多税金。常见的单据包括:

  • 保险费缴纳证明: 人身保险、劳保、国民年金等,记得要保人与被保险人需在同一申报户。
  • 医药及生育费收据: 记得必须是付给公立医院、健保特约医疗院所的费用。
  • 捐赠收据: 捐给符合规定的教育、文化、公益、慈善机构或团体的收据。
  • 房租契约及缴费证明: 如果你是租房族,这项千万别错过!
  • 购屋借款利息单据: 背房贷的族群,利息支出也能扣除。
  • 灾害或不可抗力损失证明: 需经稽征机关勘验认定。

 

银行账户信息

如果你是幸运的退税一族,预先准备好你的银行账户资料(银行名称、分行、账号),就能在申报时直接填写,届时退税款项会直接汇入你的指定账户,省去往返领取支票的麻烦。

理财不仅是开源,节流也同样重要,了解税务知识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。对于刚起步的小资族理财而言,更是如此。

 

2025 所得税申报方式有哪些?3大方法优缺点比较

科技日新月异,报税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便利。从传统的人工申报,到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完成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式。目前主流的在线申报方式有以下三种:

申报方式 适用对象 优点 缺点
📱 手机报税 多数民众,特别是资料单纯、无需修改者

✔ 免安装App、免读卡机✔ 流程直观,5分钟搞定✔ 自动带入资料,只需确认

❌ 无法修改所得、扶养亲属等资料❌ 无法采列举扣除额(需自行在线修改)
💻 网络在线版申报 需要修改或增列资料、采列举扣除额者 ✔ 功能最齐全,可编修所有资料✔ 适合各种复杂申报情况✔ 可直接上传证明文件 ❌ 界面相对复杂,需花时间熟悉❌ 建议使用电脑操作
💾 桌面软件离线版申报 网络不稳定或习惯离线操作者 ✔ 可先离线编辑资料,最后再上传✔ 功能完整,与在线版相仿 ❌ 需另外下载安装软件❌ 软件更新与系统兼容性问题

总结来说,对于绝大多数所得来源单纯的上班族或首次报税的朋友,手机报税绝对是首选。其便利性与速度远胜其他方式。若你的情况较复杂,例如需要增减扶养亲属、采用列举扣除额,那么功能最强大的网络在线版申报会是你的最佳战友。所有申报方式,最终都需通过财政部电子申报缴纳税款服务网完成。

 

手机报税教学:5步骤完成所得税申报(附图解)

手机报税已经是趋势,它彻底颠覆了以往报税耗时费力的印象。整个过程就像网络购物一样简单直觉,跟着以下五个步骤,让你第一次报税就上手!

 

▶️ 步骤一:身份验证

首先,用手机浏览器打开“财政部电子申报缴纳税款服务网”,点选“手机版”。你会看到三种主要的验证方式:

  • 行动电话认证: 输入电信业者、手机号码、身份证字号及健保卡卡号。
  • 户号 + 查询码: 输入身份证字号、户号及下载的查询码。
  • 行动自然人凭证: 通过已注册的行动自然人凭证App扫描QR Code即可登录。

 

▶️ 步骤二:填写资料

成功登录后,系统会自动带入你的个人基本资料,包含配偶与受扶养亲属资料。你需要做的,就是确认这些资料是否正确。同时,也要填写你的联络地址与电话。

 

▶️ 步骤三:确认税额

这是最神奇的一步!系统已经根据你被归户的所得与扣除额资料,自动帮你算出应缴(或应退)的税额。你可以在这个页面清楚看到所得总额、免税额、扣除额等细项。务必花点时间检视,确认所有项目都正确无误。

 

▶️ 步骤四:缴税或退税

系统会根据计算结果,引导你至缴税或退税的页面。

  • 缴税: 提供多元的缴费方式,如信用卡、活期储蓄存款账户、ATM转账等。选择信用卡缴税优惠多,是不错的选择。
  • 退税: 如果你有退税金额,可以选择“直拨退税”并填写你的银行账户,或是选择“凭单退税”,届时会收到退税凭单再自行兑领。

 

▶️ 步骤五:申报完成

当你看到“申报成功”的画面时,恭喜你!已经完成了今年的所得税申报。记得将含有“档案编号”的收执联截屏或下载保存,作为完成申报的凭证。

 

节税必看!常见可申报的扣除额有哪些?

缴税是国民义务,但合法节税是我们的权利。了解各种扣除额项目,是守护荷包的不二法门。扣除额主要分为“一般扣除额”与“特别扣除额”两大类。

 

一般扣除额:标准扣除额 vs. 列举扣除额怎么选?

这是一个选择题,系统会预设以对你最有利的方式计算,但你也可以自行切换比较。选择的标准很简单:

判断准则: 将你手边所有“可列举扣除额的单据金额”加总,如果总金额超过“标准扣除额”的额度,就选择列举扣除额;反之,则选择标准扣除额比较划算。

  • 标准扣除额: 无需任何证明文件,单身者享有固定额度(每年依法调整),有配偶者则为两倍。
  • 列举扣除额: 包含前面提到的保险费、医药费、捐赠、房租支出、房贷利息等6大项。每一项都有其扣除上限与规定,需要凭单据申报。

 

特别扣除额

这是符合特定条件就能享有的扣除项目,与你选择标准或列举扣除额无关,可以额外再扣除。常见的项目有:

  • 薪资所得特别扣除额: 只要有薪资收入,就可以享有此项扣除。
  • 储蓄投资特别扣除额: 来自于金融机构的存款利息、储蓄性质信托资金收益等,有额度上限。
  • 身心障碍特别扣除额: 纳税人、配偶或扶养亲属领有身心障碍证明者。
  • 教育学费特别扣除额: 扶养就读大专以上院校的子女。
  • 幼儿学前特别扣除额: 扶养5岁以下子女。
  • 长期照顾特别扣除额: 符合卫福部公告需长期照顾的身心失能者。

 

新增扣除额项目:房屋租金支出该如何申报?

房屋租金支出已从列举扣除额中移出,改为一项特别扣除额。这对租房族来说是一大利多,因为即使你选择标准扣除额,只要符合条件,依然可以再扣除房屋租金支出!

申报时需准备:

  1. 租赁契约书。
  2. 缴纳租金的证明(如汇款记录、收据)。
  3. 承租房屋的户籍资料(证明为自住使用)。

 

结论

面对一年一度的所得税申报,与其焦虑不安,不如正面迎战。通过这篇完整的报税教学,你会发现,只要提前准备好文件、了解基本观念,并善用便利的手机报税工具,整个流程远比想象中简单。特别是搞懂那些与自身相关的扣除额项目,更能为你省下一笔可观的税款,让辛苦赚来的钱发挥更大的效益。现在就动手开始你的所得税申报流程,顺利完成这项年度财务大事吧!

 

常见问题 (FAQ)

如果我忘记申报了怎么办?会有哪些罚则?

若在申报期限过后才想起,请尽快“自动补报”。只要在未被检举或未经稽征机关指定之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前,主动填妥报税表并补缴税款,虽然仍需支付利息,但通常可免除漏报的罚款。若被查获,除了补税、缴利息外,还可能被处以所漏税额三倍以下的罚款。

申报完成后,如何查询我的报税记录?

你可以在“财政部电子申报缴纳税款服务网”的“综合所得税”专区中,找到“申报及缴税查询”功能。通过身份证字号与出生年,即可查询你是否已完成申报,以及缴税或退税的状态。

如果申报资料有误,该如何修改或更正?

在申报期间内(通常是5月1日至5月31日),若发现申报资料有误,只需重新上传正确的资料即可,系统会以最后一次上传的记录为准。如果已过了申报期,则需以书面方式向户籍所在地的国税局分局、稽征所办理更正申报。

我需要缴税还是可以退税?怎么看?

在报税系统的“确认税额”步骤中,系统会直接显示计算结果。如果显示“应自行缴纳税额”,且金额为正数,则表示你需要缴税;如果显示“应退还税额”,则表示你可以收到退税款。这是根据你的(所得总额 – 免税额 – 扣除额)x 税率 – 累进差额 – 已扣缴税额所计算出来的最终结果。

编者
Evan Lin

Evan Lin

我是Evan Lin,从大学时期开始接触外汇交易,至今已有多年实战经验,熟悉技术分析与EA策略,热衷于研究市场脉动与风险管控,喜欢分享实战经验和交易技巧,和大家一起学习、一起进步!

喜欢这篇文章的话,请分享吧!

相关文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