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遺產稅申報懶人包】2025最新遺產稅計算、申報流程、免稅額一次搞懂
什麼是遺產稅?2025最新免稅額與稅率總整理
在深入了解複雜的遺產稅計算與申報流程之前,讓我們先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。所謂「遺產稅」,是指當一個人過世後,政府針對其留下的財產(包括動產、不動產及一切有財產價值的權利)所課徵的一種稅賦。這筆稅款必須在遺產轉移給繼承人之前繳納完畢。簡單來說,就是「先繳稅,後繼承」。
誰是遺產稅的納稅義務人?
遺產稅的納稅義務人是有順序的。根據法律規定,依序為:
- 有遺囑執行人時:為遺囑執行人。
- 沒有遺囑執行人時:為繼承人及受遺贈人。
- 沒有繼承人及遺囑執行人時:為依法選定的遺產管理人。
這些納稅義務人有責任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申報與繳納,才能順利進行後續的財產繼承程序。
2025遺產稅免稅額是多少?
好消息是,並非所有遺產都需要繳稅。政府設定了「免稅額」,只要遺產總額在這個額度以下,就不需要繳納遺產稅。根據台灣財政部的最新公告,自2024年起適用的遺產稅免稅額為:
- 💰 新台幣 1,333 萬元
也就是說,如果被繼承人留下的總財產價值不超過1,333萬元,繼承人就無需繳納任何遺產稅,但仍然需要完成申報程序,取得「免稅證明書」。
遺產稅扣除額有哪些項目?
除了免稅額之外,法律還提供了多項「扣除額」,可以進一步降低應稅的遺產金額。這些扣除額的設計是為了照顧繼承人的基本生活。以下是2025年適用的主要扣除額項目:
| 扣除額項目 |
適用對象 |
扣除金額(新台幣) |
| 配偶扣除額 | 被繼承人之配偶 | 493 萬元 |
|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 | 子女、孫子女等 | 每人 50 萬元(若未成年,可按年齡加扣) |
| 父母扣除額 | 被繼承人之父母 | 每人 123 萬元 |
| 重度以上身心障礙扣除額 | 配偶、父母、直系血親卑親屬為重度身心障礙者 | 每人 618 萬元 |
| 受被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、祖父母扣除額 | 需符合特定扶養事實 | 每人 50 萬元 |
| 喪葬費扣除額 | 不論實際花費多少 | 123 萬元 |
遺產稅稅率級距怎麼看?
將遺產總額減去所有適用的免稅額和扣除額後,得出的「課稅遺產淨額」才需要繳稅。台灣的遺產稅採用的是累進稅率,分為三個級距:
| 課稅遺產淨額 | 稅率 | 累進差額(新台幣) |
| 5,000 萬元以下 | 10% | 0 元 |
| 超過 5,000 萬元 至 1 億元 | 15% |
250 萬元 |
| 超過 1 億元 | 20% | 750 萬元 |
遺產稅怎麼算?3步驟教你精準計算應繳稅額
了解了基本元素後,遺產稅計算其實就像一道數學題。掌握下面這個核心公式,你就能輕鬆上手:
(遺產總額 − 免稅額 − 扣除額) × 稅率 − 累進差額 = 應繳遺產稅
步驟一:計算遺產總額
首先,必須盤點被繼承人名下所有的財產。這包括但不限於:
- ✅ 不動產: 房屋、土地(依公告現值計算)。
- ✅ 金融資產: 銀行存款、股票、基金、儲蓄險。
- ✅ 汽機車: 車輛(依市價或帳面價值)。
- ✅ 債權: 他人欠的款項。
- ✅ 其他有價物: 黃金、珠寶、古董等。
步驟二:減去免稅額與扣除額,算出課稅遺產淨額
計算出遺產總額後,就可以開始減去我們前面提到的「免稅額」和各項「扣除額」。
課稅遺產淨額 = 遺產總額 – 1,333萬 (免稅額) – (所有適用扣除額加總)
步驟三:套入稅率級距,算出最終應繳稅額(附實際計算範例)
最後一步,就是將算出的「課稅遺產淨額」對應到稅率級距表,計算出最終的稅金。
【情境模擬】
王先生過世後,留下遺產總額 6,000 萬元。繼承人有配偶王太太,以及一位25歲的兒子。
- 計算遺產總額: 6,000 萬元
- 計算免稅額與扣除額總和:
- 免稅額:1,333 萬元
- 配偶扣除額:493 萬元
-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(兒子):50 萬元
- 喪葬費扣除額:123 萬元
- 總計: 1,333 + 493 + 50 + 123 = 1,999 萬元
- 計算課稅遺產淨額:
- 6,000 萬元 – 1,999 萬元 = 4,001 萬元
- 計算應繳稅額:
- 課稅遺產淨額 4,001 萬元落在「5,000 萬元以下」的級距。
- 稅額 = 4,001 萬元 × 10% = 400.1 萬元
➡️ 因此,王先生的繼承人需要繳納 400.1 萬元 的遺產稅。
遺產稅申報流程全攻略(附應備文件清單)
面對遺產稅申報,許多人感到不知所措。別擔心,我們將整個流程拆解成六個主要步驟,只要按部就班,就能順利完成。
流程一:戶政事務所辦理除戶證明
這是所有程序的第一步。當親人過世後,必須在30天內至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登記,同時申請「除戶戶籍謄本」。
- 應備文件:
- 死亡證明書正本
- 被繼承人戶口名簿、身分證(會被收繳)
- 申請人身分證、印章
流程二:國稅局查調被繼承人財產、所得及贈與資料
為了確保沒有遺漏任何財產,繼承人可以到國稅局一次性申請查調被繼承人名下的財產資料,這份清單是後續申報的重要依據。
- 應備文件:
- 申請人身分證
- 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書或除戶戶籍謄本
- 與被繼承人關係證明文件(如戶口名簿)
流程三:彙整所有遺產資料,填寫遺產稅申報書
根據查調的財產清冊,以及自己所知的其他財產(例如私人借貸),開始填寫「遺產稅申報書」。申報書可以至國稅局索取或線上下載。
- 應備文件:
- 遺產稅申報書
- 被繼承人除戶戶籍謄本及所有繼承人現戶戶籍謄本
- 各項財產證明文件(如土地權狀、房屋權狀、存款證明等)
流程四:向戶籍地國稅局提交申報
備妥所有文件後,向被繼承人死亡時戶籍所在地的國稅局提交申報。可以選擇臨櫃辦理,或透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進行線上申報。
- 申報地點: 被繼承人戶籍地之國稅局
流程五:領取遺產稅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
國稅局審核完畢後,會核發「稅額試算通知書」。若有應繳稅額,繳納完畢後即可領取「遺產稅繳清證明書」;若無需繳稅,則會領到「遺產稅免稅證明書」。這份文件是辦理產權移轉的關鍵!
流程六:至各機關辦理產權移轉登記
拿到證明書後,就可以拿著它到各地政事務所、監理站、銀行等機構,將被繼承人的財產(如房屋、土地、車輛、存款)正式過戶到繼承人名下。
常見問題 (FAQ)
遺產稅申報期限是多久?如果來不及可以延長嗎?
根據規定,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6個月內辦理申報。若因故無法如期申報,可以在期限屆滿前,以書面理由向國稅局申請延期,通常可延長3個月。
如果沒錢繳納高額遺產稅,該怎麼辦?
若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,且現金繳納有困難,可以申請分期繳納(最多18期,每期間隔不超過2個月),或申請以被繼承人的存款、上市櫃公司股票等實物來抵繳稅款。
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的贈與,真的會被計入遺產總額嗎?
是的,這是所謂的「擬制遺產」。為了防止人們在生前透過贈與方式將財產移轉來規避遺產稅,法律明定,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給配偶、直系血親卑親屬、父母、兄弟姊妹及其配偶的財產,都必須視為遺產,併入遺產總額課稅。這也是在做資產傳承與理財規劃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。
網路申報和臨櫃申報有什麼不同?
兩者效力相同。網路申報的優點是24小時皆可辦理,不受時間地點限制,適合資料單純、熟悉電腦操作的民眾。臨櫃申報則可以當面諮詢稅務人員,適合案件較複雜或不熟悉網路操作的民眾,可以獲得即時的協助。
結論
處理親人的身後事已是沉重的負擔,而遺產稅申報的繁瑣流程更可能讓人感到壓力。總結來說,只要掌握「計算公式、備妥文件、遵循流程」這三大核心原則,就能有條不紊地完成申報。本文從最新的免稅額、扣除額、稅率,到詳細的遺產稅計算教學與六大申報步驟,希望能提供您最清晰、實用的指引。
請記得,申報遺產稅不僅是法律義務,更是保障繼承權益的必經之路。若遺產的結構較為複雜,或涉及跨國資產等問題,尋求專業會計師或律師的協助,將能更有效地保障您的權益,並確保整個過程合法、順利。
相关文章
-
報稅前要準備什麼?文件與資料一次看 俗話說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報稅也是一樣的道理,事前準備做...2025 年 10 月 29 日
-
2025 最新 Agoda 信用卡優惠總整理 (需透過專屬連結) 想在 Agoda 訂房省錢,最直接...2025 年 10 月 29 日
-
發現卡片不見?信用卡遺失/被竊處理第一步 無論是在熙來攘往的街頭,還是在家中安靜的角落,當你意識到信...2025 年 10 月 29 日




